全国首部反诈领域地方性法例将于今年12月起实施

全国首部反诈领域地方性法例将于今年12月起实施
中新网阿拉善9月30日电 题:一位警察的“双料”人生  作者 陈峰 石斌 曹雪芳  手臂倚住轮椅扶手,左手将冰壶推杆攥患上紧实,身材轻轻后倾,眼光牢牢锁定赛道尽头的圆心——随动手臂发力推送,冰壶顺着赛道安稳滑行,精准朝着目标奔去。近期,国庆中秋假期,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以“京彩秋韵 双节同庆”为主题,推出2400余场特性文旅活动,并精选京郊微度假、工业研学游等创新体验场景,深挖骑行、赛事等潮流玩法,推出了系列主题文旅路线,为8天小长假送上都城“文旅年夜餐”。-->  主题文旅路线  【重温峥嵘光阴】  从卢沟桥的滔滔硝烟到平西把柄地的嘹亮红歌,北京这片热土上,雕刻着没有屈的精神。北京市文化以及游览局精心梳理都会红色影象,串联起那些承载着...。  回忆起方才结束的“天下第十二届残疾人静止会暨第九届特别奥林匹克活动会”旱地冰壶名目决赛的场景,高全福仍旧沉浸在那份激动里。随即,记者从交通运输部领会到,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小客车收费通畅全国收费公路。  依照无关端方,收费通畅时段从节沐日第一天,即10月1日0时最先,到节沐日最后一天,即10月8日24时完结,艰深公路以车辆经由进程收费站收费车道的工夫为准,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进口收费车道的光阴为准。也便是说,只要正在免费时段驶出收费公路,便可免收通畅费。对于付在收费时段即将结束前仍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车辆,能够依据现实地位以及时间,就近挑选...。当最终比分定格,阿拉善盟轮椅旱地冰壶队摘患上冠军的刹那,这位曾历经人生重创的男人,眼中出现了滚烫的泪光。终极,《中国动态周刊》记者:李静  发于2025.9.29总第120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1935年年底,一个冬季的下午,林徽因曾经在梁思成的办公室连续任务三个小时。那一年,她以及梁思成在山东曲阜考察了孔庙修建群,并沿胶济铁路程经历城、章丘、临淄、益都等11个县,追寻散落山涧田野的“蛮横瑰宝”。归来后,有少量案头事情。此刻,里间只有她一个人,窗户恰好能够鸟瞰天安门的院子。  “如今是五点三十分。夜幕...。图为高全福(右二)与队友取得旱地冰壶竞赛冠军。受访者供图  “能站上这么高规格的赛场,对咱们来说既是新的应战,也黑白常宝贵的成永劫机。”这句话,是他对于追梦路上一切困难的回应,更是信心灌溉出的胜利之音。  故事的终点,要回到2000年的那个炎天。  彼时,年夜学毕业的高全福手握老师以及医生两份“好出息”,却在众人的不解中,决然回到故乡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大漠沙漠,穿上了警服。  坐着班车在平稳的“搓板路”上摇晃近300千米,刚到阿拉善右旗公安局孟根布拉格派出所,高全福就一起小跑奔向岗位。从小热爱体育的他,混身透着股冲劲,老民警巴图第一眼就喜爱上了这个笑颜烦懑的大男孩:“看这精神头,就是个当警察的好苗子。”  正在牛羊唤醒晨光、驼铃声荡过沙漠的日子里,两人结成“师徒对子”。今后一年,在周遭5700多平方公里的辖区里,高全福用脚步丈量义务:没路就步行,有路就骑上自行车或摩托车,顶着烈日、迎着风沙,把7个嘎查901户牧民家走了个遍。户籍档案记患上详实明晰,邻里胶葛调解患上公平妥善,法律法例宣传患上深入平易近气,就连牧民家忙牧活,他都要撸起袖子搭把手。徐徐地,牧民们都把这个热情地的警察“扎鲁”(小伙子)当做为了自家人。  起初调至侦缉队,高全福随着徒弟辗转千里,三天两夜连续奋战,为牧民追回两万多元丧失;跨省合作11天,精准锁定案件关键线索;祭敖包现场,他边执勤边普及平安常识……图为高全福从警时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可命运的转机来得猝不迭防。2003年4月,一场交通事件让高全福的人生发生巨变——三级重度伤残,余生需与轮椅相伴。这对热爱警察职业、痴迷体育运动的他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一开始,高全福感触人生都暂停了,苍茫又沮丧。3次年夜手术的剧痛、身材不便的微小落差,曾让他一度堕入绝望。  但父母的牵挂、亲人的伴随、妻子不离没有弃的保卫,像一束束光渐渐照亮他昏暗的天下;特别是“我患上给女儿做个好样板”的效果猛然扎根心底,最终让他重新攥紧了生存的勇气。  既然站没有起来,那就座着“跑”起来——高全福将眼光投向最爱的体育。  康复练习时,他咬牙打破身材极限,老是最先加入、最后离场,只为“今天比昨天好一点”;练习间隙,他也没停下成长:一笔一画写痊愈日志,一本本啃法医书籍,一篇篇研读心理学课本,终究拿下国家三级心机咨询师证书。  阿拉善盟轮椅旱地冰壶队建立后,高全福与队长阿拉腾乌拉等5人构成“最好错误”。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残运会上,他们一途经关斩将,胜利夺冠。那一刻,队员们相拥而泣,所有汗水都化作了荣耀。但高全福并未止步,“天下冠军”成了他的新目标。赛前集训时,他们每一天打磨技巧、谈判战术,汗水浸透衣衫也无人叫苦。  高全福出身在9月,这次夺冠,也是他给自己“拼”来的最佳的生日礼物,同时也成为了读高三的女儿的“能源加持”。  “从射击场瞄准靶心,到冰壶赛场投射8米外的圆心,为国守土、为家守安的警蓝企图,在为国争光的荣光里连续了。”说罢,高全福的脸上露出自信的愁容。(完)--> 【编纂:胡寒笑】

总的来说,对于bbin宝盈集团官网✅澳门葡京赌场官方网站-网址【079.one】㊙️最火爆PG电子超高爆奖率,注册即送38元而言,这一点很主要。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仅有的363家近代工业企业几乎都是私人作坊,技术水平低、工业产值少。如今,民营经济贡献的产值约占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的四成,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率中央代表团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多名新疆民营企业人士表示,重要讲话鼓舞着新疆民营企业扛起社会责任,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奋力书写“时代答卷”。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与时代同频实现巨大发展  1985年,新疆颁发了第一张私营企业营业执照,拉开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帷幕。此后,新疆民营企业通过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实现自我突破,同时又助推时代浪潮滚滚向前。  “新疆民营经济的巨大跨越,证明其崛起与发展始终与时代同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明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永亮表示,新疆正加快“十大产业集群”建设,一众民营企业都在逐步转型,进军新能源新材料行业,推进多元化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新疆各类经营主体总量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了2.4倍,呈现出一产稳固基础、二产加速发展、三产蓬勃兴起的发展格局。其中民营经营主体达260.75万户。  企业创新赋能特色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符合新疆特点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坚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70年前,新疆人民还用不上电,靠煤油灯、矿物油照明;如今的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1.34亿千瓦,成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外送基地。通过特高压实现“疆电外送”,全国22个省市区用上了新疆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  作为新疆大型绿色能源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特变电工培育了特高压输变电、新能源、铝电子新材料三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新说,经过37年的创新发展,特变电工成为本土大型绿色能源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企业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大力推动“沙戈荒”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建设,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全国能源互联互通;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新时代民营企业新作为、新担当、新贡献。  截至2024年底,新疆企业专利授权总数71.72%来自民营企业,68.03%的创新型中小企业、78%的高新技术企业、83.64%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8%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99.86%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均为民营企业。产业升级的浪潮中,民营企业正成为新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践行者。  经济活力中的“民生温度”  进入新时代,新疆民营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加速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广大民营企业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保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不断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202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3万元台阶。新疆民营企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在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新疆中农海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盐碱地变为海水稻田,农户获取土地流转费用的同时,进行季节性务工,平均每户增收3000元。公司项目经理段皓然表示,未来将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继续帮助各族群众提升技能,参与企业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新疆已录入“万企帮万村”行动台账系统民营企业1722家、兴村数1915个、兴村项目2265个,投入投资经营类项目资金85.41亿元,公益捐赠类项目资金2.9亿元。  锚定未来发展战略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表示,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锚定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是新疆民营经济扬帆起航的关键所在。中央赋予新疆“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的定位,新疆民营企业积极融入更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成为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新疆丝路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成为新疆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企业的“一路通”跨境电商平台及海外仓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公司总经理孟秀丽表示,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从营商环境到货物运输,处处都是商机,将借共建“一带一路”东风,把更多“中国制造”经新疆销往中亚、欧洲。  今年前7个月,新疆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3396家,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4.8%,进出口值占同期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4.1%,拉动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27.1%,稳居外贸进出口“主力军”地位。  在刘永亮看来,随着新疆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新疆民营企业有望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胡嘉琛 汪金生  (“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编辑:陈海峰】

数据显示,全国2025届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而明年毕业生人数预计再创新高。在搜索引擎搜索“大学生就业”可以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摆在优先位置。  从今年春招到暑假,再到刚开始的新学期,教育部出台多项措施,相继面向毕业生举办“国聘行动”、“百日冲刺”行动、电子商务行业招聘活动、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已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各高校正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构建起全链条、全流程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稳步迈向职场、实现人生价值保驾护航。  应届毕业生  组织进企面试定向挖掘岗位-->  为帮助应届毕业生高效对接优质岗位、实现高质量就业,多所高校积极行动:北京科技大学锚定学科特色,组织学生走进重点企业开展现场面试,打造“走访-实习-录用”快速通道;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院系则深挖资源,定向挖掘岗位并举办“小而精”专场招聘;北京交通大学更设立专项奖励金,引导毕业生投身西部与基层。一系列精准举措从高校统筹、院系发力、政策激励多维度入手,为毕业生求职保驾护航。  李占魁没想到,自己在毕业季投出的第一份简历就精准“命中”,四个星期的实习期满,经过答辩考核后,他将有可能收到宝钢股份的录取通知书。结果会在9月出炉,而这个时候,正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刚刚开始秋招的时刻。  他的高效求职路源于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强国路”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北京科技大学就业辅导中心副主任胡琳茹告诉北青报记者,“钢铁强国路”企业走访调研活动是三方意愿共同促成的。一方面,企业希望能更早、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另一方面,学生也希望有机会去企业实地参观,而高校本身也在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在此背景下,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强国路”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在2024年推出,由校领导带队组织应届毕业生走入行业一线,走访重点企业,了解各方就业需求。该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胡琳茹介绍,今年,学校组建了12支就业先导团队,300余名师生分赴全国15个省份,走访了40余家重点企业。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去年,19名优秀学子在现场收到了企业发放的首批录用通知。今年仅宝钢股份一家企业,就有13名北京科技大学同学进入暑期实习中,顺利的话,他们有可能在实习后获得企业发放的录取通知书。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中英告诉北青报记者,学院积极织密校企合作网络,依托学院“企业行”活动积极拓展企业资源,加强与专业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合作联系,增加学生实习就业岗位机会,让学生走进合作企业开展研学研行,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通过校友接洽、企业来访、定向招聘、访企拓岗等“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途径,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杨中英介绍,学院还建立了优质雇主单位名录,动态维护合作企业数据库,开展校友所在企业定向推荐。在鼓励和督促毕业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双选会基础上,学院定期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活动,提高校园招聘活动实效。  中国人民大学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注重发挥院系力量,各院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举办大量招聘活动,挖掘定向就业岗位。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及各院系走访高质量用人单位410余家,为毕业生定向挖掘就业岗位1100余个。尤其是各院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共举办180余场招聘活动,挖掘定向就业岗位1900余个,参会学生5900余人次。学校还注重维护对接近百家先锋人才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将更多适配性高的优质单位纳入合作范围。  从黔北山区走到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25年应届毕业生胡云选择回到家乡,入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南站。在贵阳南站货运编组场的寒夜里,一位工人师傅指着积压的黔东南山货感慨:“要是调度系统再快些,这些腊肉菌菇早该送到粤港澳的餐桌了。”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胡云,他愈发清晰,改变家乡需要真学问、硬本领。  胡云是北京交通大学前往基层就业的学生代表之一。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以“国家所需即为交大学生所为”的就业导向,制定学校“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行程路线,实现对西部地区全覆盖,指导各学院聚焦学科专业特点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主动与广西、云南、四川等西部地区用人单位洽谈对接,推动校企联合培养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着力提升毕业生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供需适配度。  为了鼓励更多毕业生前往西部、前往基层就业,北京交通大学实施“典型示范激励工程”,学校设立了基层就业专项奖励金,重点对到西部地区、基层一线、重点领域就业的毕业生,给予2000-40000元不等额度的资金奖励。每年评选奋飞奖,举办基层工作训练营。2024届,基层就业人数同比增长33.6%,西部地区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0.7%,一名毕业生被西藏自治区专项招录项目录用。2024年,学校发放奖励金60余万元,167名学生被授予奋飞奖。两名师生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  在校生  提前规划职业入学开始筹谋  暑假里,北京交通大学2025级新生吴紫涵(化名)兴奋地拆开录取通知书时发现,随通知书一起寄来的还有一份《2025大学生职业发展自助手册》,让他颇为意外:“职业教育这么早就开始了吗?”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意识到,就业工作不能只针对大四学生,就像“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一样,就业要从大一新生入校时开始抓起,帮助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专业、尽早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  吴紫涵在办理新生报到手续后发现,自己和所有新生一起,需完成两学时的线上职业生涯规划先导课。据该校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博介绍,新生往往对大学专业缺乏了解,而且入学一年后就面临大类专业分流,所以学校要帮他们尽快了解自己的专业及相关职业,对大学生活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尽早规划。等到入学后,还有全校开设的21门校院两级线下就业指导类课程,包含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职业能力专题提升、创业教育等内容。其中面向本科生14门、研究生8门。  在北京科技大学,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到本科生全过程培养中,甚至从新生入校军训时就开始了。胡琳茹告诉北青报记者,学校在新生军训时推出了“新生体验日”活动,让新生用半小时时间体验大学四年的生活,并对未来发展做出选择。有的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但在体验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在她看来,比起提升学生求职能力,高校在帮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中起的作用更为重要。比如如今一些学生一味求稳考公考编,就是就业观念出现了问题,高校应该加强引导,让学生看到不同职业选择的可能性,唤醒他们职业生涯的灵感。  北科大开设的全校必修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贯穿本科四年,根据不同学年学生的生涯困惑开展系统的课程学习。课程之外,学校还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周三就业帮、周四工作坊、周五训练营,立体环绕式解决学生的生涯困惑。到了寒暑假,“抢跑计划”“迎战秋招”“研后冲刺”“暖冬行动”等活动则为同学们提供实用技能培训。胡琳茹就经常接到学生咨询,请她帮忙修改简历。  离校毕业生  离校不能断线服务温度不减  近日,教育部“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小程序上线,专门为已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持续推荐针对性强的岗位信息。传统上,大学毕业生一旦办理离校手续就成为了“校友”,不再享受应届毕业生待遇。但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近日指出,当前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是重中之重,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从教育部到各级高校,都把已离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服务范围,做到“离校不断线”。  “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小程序的岗位信息来自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内,其特点是可以结合毕业生的教育背景、专业技能、求职愿望等个人信息,有针对性地推送匹配度高的优质岗位。这些岗位信息通过学信网公众号推送,将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毕业生需要关注该公众号。此外,暑假以来,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陆续面向2025届和2026届高校毕业生推出6个专场招聘会,其中多场是针对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的,涵盖全国多个省份和行业。北青报记者在这些专场的北京地区招聘网页看到,招聘岗位分为互联网/通信/电子、生产/加工/制造、制药/医疗、教育等十余个行业,各行业下又进一步细分岗位类别。  在教育部的指导和带动下,在京高校在服务离校毕业生方面也积极作为。5月初至暑假期间,中国农业大学“中农云”学生就业服务网开辟了一个新专栏:“百日冲刺·离校不离心”2025届用人单位校招再对接暨2026届提前批暑期实习专场,为未落实就业单位的2025届毕业生找工作、非毕业年级学生实习搭建了一个专门的线上对接桥梁。离校毕业生在这里预约登记并投递简历后,用人单位可以在线筛选简历,然后与毕业生约定时间在线视频面试。  同样在暑假里,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就业专任教师孙雅楠注意到,最近有一场企业招聘的职位多为电子商务,于是她给英语专业2025届一位已离校毕业生打去电话:“这个企业的职位和你比较匹配,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先看看招聘信息,如果能进面试,我们可以通话模拟一次面试。”据胡琳茹介绍,对于已离校未就业的学生,北科大在当年12月31日之前,各院系就业老师每周都会和他们联系,询问其求职进展并同步给他们就业消息。现在,一些已经毕业很久想要换工作的同学还会与胡琳茹联系,一些毕业生手里有合适的工作机会还会请她推荐学弟学妹。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针对已离校但仍有就业意向的学生,会建立专门的支持联系群,将给在校生的就业信息同步给毕业离校学生,根据他们的需求定向推荐,同时为他们返校参加现场招聘会、三方协议领取或更换等提供便利。  文/本报记者雷嘉 张月朦 张知依 【编辑:于晓艳】

📖 相关文章